×
打印纸张: > 字号选择:超大 > 带图打印 > 返回原文

苏州小王山、天平山牌坊、摩崖石刻

石艺张 http://www.shiyizhang.com/    时间:2013-05-09

摘要: 小王山,位于吴中区穹窿山东南麓,辛亥老人李根源先生,1923年因反对曹锟贿选总统,退出政坛,南下苏州.1928年葬母于小王山,从此隐居小王山,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复出.在李根源隐居小王山的十年间,开山筑路,疏泉凿石
 

        小王山,位于吴中区穹窿山东南麓,辛亥老人李根源先生,1923年因反对曹锟贿选总统,退出政坛,南下苏州.1928年葬母于小王山,从此隐居小王山,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复出.在李根源隐居小王山的十年间,开山筑路,疏泉凿石,植树造林,先后植松数十万株,并精心营造了小王山的松海十景.有万松亭、听松亭、听泉石、吹绿峰、小隆中、卧狮窝、孝经台、湖山堂、梨云涧、灵池,被誉为苏州的小隆中。
 

天平山形成于1.36亿年前的造山运动,山体为钾长岩花冈石组成。当地壳隆起为山时,地层的一部或数部上下错位或扭曲,天平山的断层倾斜幅度较大,近于垂直。经亿万年风雨冻曝,风化部分剥落,残存坚硬部分森然耸立,仿佛万笏朝天。
唐宝历二年,僧永安在山南麓建白云庵,亦名天平寺。山半有白云泉,泉水清澈甘冽,陆羽品为“吴中第一水”。白居易为赋《白云泉》诗,天平山名由此更著。
北宋天圣六年(1028),僧择梧就宝历遗址再建庵院。庆历四年(1044),参知政事范仲淹因祖坟在天平山东麓,于例得置功德寺,于是奏请以白云庵改功德香火院,仁宗赐寺额及山,天平山因而又名赐山,俗称范坟山。
       
摩崖石刻原有40余处。山半有名泉“白云”,历代题咏不绝。清乾隆三年李果作《补修白云亭记》,赞泉色凝白如乳,大旱不竭,“唐白乐天、宋苏子美各有题咏刻石上,已模糊不可辨”。
民国29年,游人尚见一中空竹管插石隙中,将泉水导至池中央一钵盂内,水稍高出盂周而不外溢,又名钵盂泉。钵盂瓷色斑斓,20年代寺僧告李根源云:“为雍正时物,日本人出600元,未敢售。”“文化大革命”中钵盂失去,现用一普通陶钵。在扩大茶室后泉水池时,因放炮取石,使池面扩大而白云泉水流量减少。白云亭为乾隆三年筑,后改题“云泉晶舍”,为啜茗品泉处。因久受白蚁蛀蚀,1969年拆除,建为西式茶室。其他泉水有一线泉、一砚泉、卓锡泉(均在中白云)。
摩崖石刻
大门刻字牌坊
牌坊
乡高年忘
文章来源:http://www.shiyizhang.com/shiyiwenhua/38.shtml
打印纸张: > 字号选择:超大 > 带图打印 > 返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