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纸张: > 字号选择:超大 > 带图打印 > 返回原文

拉萨药王山摩崖石刻

石艺张 http://www.shiyizhang.com/    时间:2013-06-12

摘要: 拉萨药王山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右侧。海拔3725米,有小路可至峰顶。里面供有蓝宝石的药王佛像,故汉人称为药王庙,又叫药王山。药王山与布达拉宫咫尺相对,是拍摄布达拉宫最好的角
 

  拉萨药王山
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右侧。海拔3725米,有小路可至峰顶。里面供有蓝宝石的药王佛像,故汉人称为药王庙,又叫药王山。
药王山与布达拉宫咫尺相对,是拍摄布达拉宫最好的角度所在地,尤其是半山腰。清晨的药王山,经常可见些许摄影爱好者汇集与此等待第一缕光线照亮布达拉宫的瞬间。
药王山后面有拉萨十分著名的万佛墙,附近有很多刻玛尼石的人家。从西藏旅游局东面的一条小路一直往南走就可找到。
摩崖石刻
登高未尽时一片平地让人眼前一亮查拉鲁普石窟庙就在你面前,山腰处的石窟庙是个造型奇特的洞窟式小庙(门票10元),廊道岩壁上浮雕着69尊石刻造像,既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也有大梵天王更有如来诸佛菩萨。石窟中柱与石窟间开凿的转经道通向信仰的发光地--《甘珠尔》佛塔。


   《甘珠尔》佛塔是来自青海玉树州用身体丈量着朝圣天路,用额头敲击大地计数着对佛陀的敬仰的道登达娃发愿,以其亲身朝圣的经历,年化缘,经无数工匠敲击心灵之作,恢弘的大藏经《甘珠尔》佛塔才得以伫立于此。
 药王山是西藏著名的圣山之一,也是拉萨外转经道——“林廓”路必经的一段,下面我们将沿着林廓路(318国道拉萨段的金珠东路就是其中一段)走进药王山:


    拉萨金珠东路自治区政府西墙外废弃加油站旁边有条南北向的小路是林廓(转经)西路的起点,也是通往藏医发源地药王山的入口,林廓路东面的墙不知从何时成为了许愿墙,墙上写满了信徒们真诚的祝愿,沿着山路继续前行遍布山上风格各异的摩崖时刻造像和线刻六字真言,宛如缕缕晨曦般静静地映入你的眼帘。这些玛尼石刻和牦牛头骨述说着虔诚信徒风尘仆仆却简单明澈如同光阴般平静的祈望。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药王山西侧阳面的摩崖石刻是拉萨有名的一处室外景观,山体不高也不低,密密麻麻刻满了上千个大小佛像, 因此,人们把这块摩崖石刻称为“千佛崖”。相传,这里 最早的石刻佛像是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的作品。据五世达 赖喇嘛所著《西藏王臣记》记载:一日松赞干布来到红山,见到六字真言幻影从山中自然显现,他当即沐浴净身, 又默默祈祷。随后,又于六字真言放出的光芒中看到观世 音菩萨、度母、马头金刚佛像,于是他请人依照自然所现 ,在岩石上雕刻出佛和菩萨的像以及六字真言。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在岩石上雕刻着佛像和各种菩萨造像,时至今日,每日还有人叮叮咚咚地凿着石头。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历史渊源

药王山上现今的一片废墟原是座门巴扎仓(藏医学院),因具有宗教的性质,也称药王庙。释迦能医治百病,相传药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化身。从吐蕃王朝时代西藏民间出现藏医算起,这门古老的学问已经流传了1000多年。7世纪,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时候,从大唐带去了汉文化,其中有本中医书叫《医学大全》。此后金城公主再嫁吐蕃,又带去了医书《月王药诊》,使得中医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逐步融汇到藏医之中。8世纪,著名“医圣”宇妥·元丹贡布到印度学医,继承发展了中医和印度医学,著《四部医典》。药王庙逐渐集中了一批学识渊博的藏医,大约在17世纪发展为藏医学府,慕名而来的求学者使这座小庙日见兴盛。17世纪末,第巴·桑结嘉措为发展藏医,在山上修建门巴扎仓(医药院),从各寺选拔部分喇嘛来此学习医药知识。60年代以后,原属于药王庙的藏医合并到门孜康,成为现今的藏医院。它的门诊大楼就在大昭寺西面宇妥桥的附近。为纪念藏医的始祖,那条路命名为宇妥路。


文章来源:http://www.shiyizhang.com/shiyiwenhua/60.shtml
打印纸张: > 字号选择:超大 > 带图打印 > 返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