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纸张: > 字号选择:超大 > 带图打印 > 返回原文

江西秀峰摩崖石刻

石艺张 http://www.shiyizhang.com/    时间:2014-12-07

摘要: 星子秀峰石刻,大多出自历史名家之手,既有帝王康熙、雍正的手迹,亦有学士重臣黄庭坚、朱熹的墨宝,有风流才子李白的不朽诗句,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江南书法艺术的宝库”,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书法研究价值,是我国现存的一处不可多得的摩崖石刻群。
 

 星子秀峰石刻,大多出自历史名家之手,既有帝王康熙、雍正的手迹,亦有学士重臣黄庭坚、朱熹的墨宝,有风流才子李白的不朽诗句,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江南书法艺术的宝库”,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书法研究价值,是我国现存的一处不可多得的摩崖石刻群。
秀峰石刻甲天下
秀峰不仅环境秀美,其西南800米处,有李白叹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香炉峰瀑布,更有着历史悠久的秀峰摩崖石刻。据了解,秀峰石刻历史悠久,沿续时间长,历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其间从未间断,且石刻密度大、数量多。在不足0.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共刻有182通历代石刻,其中唐、宋石刻63通,这在全国的摩崖石刻群中实属罕见。
不仅数量众多,质量也是不容忽视。秀峰石刻,大多出自历史名家之手,如唐代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宋黄庭坚的《七佛偈》、朱熹的《源头活水》、米芾的《第一山》、苏东坡《青玉峡》、元丞相剌不花的八思巴文《虎》字题刻、明王守仁《纪功碑》、清康熙帝书《秀峰寺》、雍正帝书《洒松雪》等等题刻,其书法风格各具特色,洋洋洒洒,龙飞凤舞,美不胜收,被有关专家学者称之为“江南书法艺术的宝库”,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书法研究价值!
经过1982年的全面文物普查,秀峰现有唐至近代各类石刻182通,期间大部分为纵列阴刻,少部分为横列阴刻,阳刻者仅两通。这些摩崖石刻大小不一,各俱特色,楷、行、草、隶、篆皆有,风格各异,其数量之多,年代之久远,为庐山石刻之冠。
龙潭石刻集中了秀峰三分之二以上的摩崖石刻,主要分布于龙潭的东、南、西三壁。宋、元、明、清及近现代都有,且保护完好,其间著名石刻有:宋米芾的《第一山》、苏东坡《青玉峡》、宋南康守李亦的巨刻《龙》字、宋南康守朱端章的巨刻《庐山》、宋贾似道题刻;明王守仁《拾枯松,煮瀑布》、李梦阳的题记;清康熙帝《秀峰寺》、清雍正帝《洒松雪》碑刻及近代韩国学者李宁斋的“笑啼岩”等等摩崖石刻。
读书台石刻距龙潭石刻东北150米处,分布于李璟读书台上、下题刻二十八通,主要有唐代颜真卿书、元结文《大唐中兴颂》,宋黄庭坚的《七佛偈》,明王守仁《纪功碑》,明徐岱《游开先》,清康熙帝临摹米芾书,江淹的《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等等题词及南唐珍品——李璟读书台雕花紫石栏杆。

摩崖石刻
聪明泉石刻分布于读书台偏东约30米处,有石刻21通,主要有宋黄庭坚的“聪明泉”,明李梦阳“游开先”及民国时期国民党海军将领林东周“游秀峰”诗等等摩崖题刻。
秀峰石刻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秀峰是秀峰寺的简称,如今虽然寺庙没有了,但人们仍习惯地将此地称作秀峰。秀峰寺坐落在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南的鹤鸣峰下。当年秀峰寺的规模与气势,在庐山“五大丛林”中名列前茅。
秀峰寺原名开先寺,五代十国时,由南唐中主李璟(公元916—961年)所建造。李璟未登皇位以前,因为喜爱这里风光秀丽,山水清雅,曾在此筑台读书。他当上皇帝后,便将这处自己读过书的地方施舍给了寺院,并取名为“开先寺”,意即此读书台开了先读书、后做皇帝的先声。李璟还将自己的画像和卧榻留给寺院。开先寺的来历既不一般,所以历代都得到修缮和扩建。宋时,朝廷又给寺院赐名开先华藏。到了元、明时期,寺院名声愈加显赫。
开先寺备受恩宠的鼎盛时期是清初康熙年间,寺中每隔数年就有一次盛大的庆典,其场面,其声势,震动大江南北。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巡抚宋荤重修庙宇,并刻石题记;第二次是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康熙御赐手书《般若心经》一卷,命巡抚张志栋护送至寺中。寺中曾大兴土木,为此经书造“御书楼”;第三次是同年三月,康熙又将自己临摹的米芾所书的江淹的诗《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赐给开先寺,由巡抚将诗稿送至寺中,并刻之于石,建亭保护。紧接着在四年后(公元1707年),康熙南巡,开先寺住持超渊到淮安接驾,超渊和尚气质清朗,言谈不俗,很得康熙喜欢。谈话中超渊趁机请求康熙为开先寺题字,康熙即挥笔题写了“秀峰寺”三个大字,从此开先寺便改名为秀峰寺。时为皇子的雍正帝见状,也赠送了“洒松雪”的墨迹和赵子昂名画《法元渡海图》一幅。当时的巡抚郎廷极亲自护送至寺中。第五次是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巡抚白潢又为秀峰寺增修大殿,增置香火田…………秀峰寺三十多年来,年年金碧辉煌,钟鼓动地,多少次闹嚷嚷车水马龙,花簇簇官去官来。秀峰寺一带的石刻以康熙年间为最多,也是这个缘由。
康熙过后,秀峰寺逐渐被冷落,到了清朝末年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军一把火,将寺中的大殿全部焚毁,大火烧了几天几夜,从此寺庙一蹶不振。抗日战争中,寺庙又进一步遭到日军毁坏,更加破败了。

秀峰摩崖石刻
保护秀峰石刻迫在眉睫
秀峰寺始建于南唐,自建寺以来,屡废屡兴,秀峰摩崖石刻也一直由历代寺僧保护管理。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将其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78年成立的星子县文物管理站(后更名为文物管理所),与秀峰园林管理所(后更名为园林管理处)签订协议,联合保护管理秀峰摩崖石刻群。秀峰摩崖石刻1995年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重要省级保护单位后,星子县于1998年成立了“秀峰文物管理站”,以强化对秀峰石刻群的保护管理。
谈到秀峰石刻群的保护,星子县文物管理所的詹所长告诉记者,历经千年,大部分秀峰石刻仍保存完好,但也有少数石刻遭到破坏。原因有二:部分游客为留下自己的靓影,纷纷爬上石刻照相,还有部分游客为了观摩和近距离欣赏自己心仪石刻的手法,就一路践踏过去;由于石刻大部分集中在龙潭四周的东、南、西三壁上,日夜遭受湿气的侵袭外,还时不时遭遇山洪的浸泡和泥石流冲刷,都给石刻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毁坏。
对于秀峰石刻的保护,詹所长告诉记者,目前国际国内对石刻文物的保护不外乎物理保护和化学保护,秀峰石刻的保护也将参照这两种方法。但因化学保护价格昂贵和其保护安全性能的不稳定性等诸多因素,基本被排除在秀峰石刻的保护方法行列之外,秀峰石刻群的保护就更多地倾向于物理保护。詹所长还告诉记者,由于秀峰石刻的近三分之二在龙潭附近,而龙潭附近又是游客观摩石刻、游览风景的大去向之一,所以他有个想法,在龙潭那建一座桥,使得游人站在桥上就可以环视龙潭三壁上的石刻,并禁止游客下到石刻壁上戏耍留影,既保护了石刻群不受游客的践踏,又让游客可以欣赏到石刻,还保障了游客的安全,真可谓一举三得!(九江市台办)

文章来源:http://www.shiyizhang.com/shiyiwenhua/145.shtml
打印纸张: > 字号选择:超大 > 带图打印 > 返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