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全国范围的手工刻字、石头刻字、摩崖石刻、景区刻字、景石刻字、书法刻字等刻字相关工程,咨询电话: 133 3986 8950

石艺文化《快雪堂法帖》石刻刻字

北海公园北岸松坡图书院考查《快雪堂法帖》刻石。在第三进快雪堂院内,东西两廊共镶嵌48块刻石,每块石版:长100cm、高33cm,从右至左分上下两块排列镶嵌在玻璃橱窗里。面对《快雪堂法帖》的原刻石,敬畏之心不禁油然而生。不管是涿拓、建拓还是内拓本,其本源就在这里。日期:2017年03月17日 浏览:10981次

石艺文化蓬莱阁石刻

蓬莱阁建筑群始建于宋代,宋、明、清多次重修扩建,历代都是文人墨客雅集之地,在殿廊亭壁间留下大量观海记事的石碑、题刻,现存有二百余处。这些碑文石刻如实记载了蓬莱仙阁历史,讴歌了山海胜境奇观。日期:2017年02月13日 浏览:12842次

石艺文化大足石刻百年研究综述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大足石刻之研究,上溯清乾嘉时期之张澍,至1945年县人陈习删与大足石刻考察团将大足石刻研究推入科考领域;以后至1984年,大足石刻研究向多学科扩展;1985年后,大足石刻研究、宣传开拓领域向纵深发展,获得丰硕成果。本文对大足石刻百年研究梳理了一个线条,对主要成果进行了排叙综述。日期:2017年01月17日 浏览:14516次

石艺文化西泠印社-石刻刻字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日期:2017年01月10日 浏览:6655次

石艺文化泰山石刻

泰山石刻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枝奇葩。它不仅仅是中国书法艺术品的一座宝库,而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品。历代帝王到泰山祭天告地,儒家释道传教授经,文化名士登攀览胜,留下了琳琅满目的碑碣、摩崖、楹联石刻,而泰山摩崖石刻是名山之最。日期:2017年01月06日 浏览:18298次

石艺文化石刻摩崖石刻《佛》

寺院名山多刻佛字,石艺张收集一些《佛》字的石刻和摩崖石刻,来源于河南浚县大伾山。赵补初题字《佛》石刻,少林寺方丈永信题字《佛》摩崖石刻日期:2016年12月26日 浏览:7576次

石艺文化资阳市安岳县《檀三藏经》石刻

石刻经文,位于卧佛镇卧佛对面的藏经洞,那里约800米长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有55个藏经龛窟,其中《檀三藏经》是现存佛经中的绝版,但面临风化这一世界性难题,至今尚无有效防治措施。日期:2016年12月20日 浏览:5300次

刻字知识西泠印社-摩崖石刻

西泠印社所“保存金石”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金”,以古玺铜印为代表,兼及钟鼎彝器、泉布等铭文。一类是“石”,包括历代碑刻,以及孤山社址的摩崖石刻等。但也有不少是直接奏刀凿刻,故其书风多自然开张,气势雄伟,意趣天成,表现出一种阳刚之美。且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日期:2016年12月19日 浏览:12662次

石艺文化会稽刻石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第五次巡游江南,东下会稽,祭大禹陵,登天柱山。凡是独裁者,都会想到身后的影响,就命左丞相李斯手书碑文,刻石记功,将此石竖于旁边的鹅鼻山山顶,这就是著名的“会稽刻石”。这是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后来天柱山改称“秦望山”,鹅鼻山改称“刻石山”。日期:2016年12月14日 浏览:13273次

刻字知识中国石刻艺术

石刻为刻字艺术中的一大宗,历史悠久,岩石材料品类繁多,产储量丰富,运用极广,加工镌刻方便。岩石有较高的强度,石刻保存时间较长,石材可称得上价廉物美之材。日期:2016年11月21日 浏览:2209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