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5-11-07 浏览次数: 打印
1994年9月15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化工学院正式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2001年,北京化工大学获批进入“211工程”建设高校,2008年入选“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重点建设院校。这时的校名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2017年,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新校区正式启用,新校区校名牌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镌有“北京化工大学”的校名石横陈于南门外,北京化工大学校训是:“宏德博学 化育天工"
1994年9月15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化工学院正式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这标志着北京化工大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6年,原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北京化工大学。1997年,学校历时多年建成了原昌平北校区也迎来新生入驻。2001年,北京化工大学获批进入“211工程”建设高校,2008年入选“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重点建设院校。这时的校名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校门金字耀眼,红底庄重,充分彰显了北化人的蓬勃志气。
江泽民题写的北京化工大学校名↑
2017年,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新校区正式启用,当年迎来上万名新生入驻。同年,学校入选首批“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随着新校区的落成,校园环境也变得更加优美,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提升。立足新时代的北化将继续秉持“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学校精神,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精尖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新校区校名牌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镌有“北京化工大学”的校名石横陈于南门外,妍丽的花朵簇拥两旁,犹如校园中北化学子们盛放的青春与活力。1958年7月14日,化学工业部开始筹建北京化工学院,9月15日,北京化工学院诞生了,她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1994年2月,北京化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学校由3个校区组成,东校区位于北京北三环东路;西校区位于北京紫竹院公园西侧;北校区位于昌平区内,临近十三陵景区。北京化工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北京化工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
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的书法也体现了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气魄和胸襟。“北京化工大学”这六个字为行楷书。我们可以把它们分做三个小组来看,两两一组,体态均衡,三组之间富于变化,呈现统一多样性,方圆结合,开合有度,既丰满又柔韧,又偶有肥笔,疏密相间,笔画灵动,新奇而不失古意。用笔连绵,气势恢宏,委婉多姿,萧散端雅,点画灵动,结构多变,挺俊沉着,多有俊逸之致。(摘自《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18日 12版)作者:孟云飞)
北京化工大学金色门牌:江泽民题字。



1951年11月,毛主席出于对教育的重视和关心,亲笔为贵州大学题写了校名,1976年9月毛主席为贵大题字送交中央,保存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影印件保存在贵州大学,校牌等标识上的字体沿用至今,它是毛主席为贵州高校的唯一亲笔题字。贵州大学的校训是:"明德至善,博学笃行",发布时间:2025-11-04

1993年,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为南昌大学,校名由赵朴初题写:“南昌大学”,南昌大学校门:校门上的“南昌大学”题字出自赵朴初之手,门牌上的文字雕刻手法采用阴包阳技法。南昌大学的校训是“格物致新,厚德泽人”发布时间:2025-11-02

1950年3月17日,毛泽东经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把亲笔书写的四个遒劲有力的校徽题字“北京大学”函发到了北大校长办公室,毛泽东青年时,曾就职北大图书馆管理员,“北京大学”四个大字,饱满生动,一气呵成。“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是被称为北大的校风、学风,北京大学实无校训。发布时间:2025-10-30

1952年11月28日,毛主席应李济深的请求,亲笔题写了“华南农学院”。1993年12月25日,学校在洪泽湖边举行纪念刻石揭幕仪式。2009年11月4日百年校庆前夕,云浮市校友会向母校捐赠毛主席题写校名刻石“华南农学院”。发布时间: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