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全国范围的手工刻字、石头刻字、摩崖石刻、景区刻字、景石刻字、书法刻字等刻字相关工程,咨询电话: 133 3986 8950

首页 > 石艺文化

西望山摩崖石刻

时间:2015-02-14 浏览次数: 打印

西望山摩崖石刻,大多因景而题,或于道旁,或于崖壁,或于石峰石柱之上,或于临绝高空的峰顶。有的因年代久远而被冲刷风化,有的因荆棘丛生、杳远难至而不易寻找。现已为文物部门找到而又清晰可辨的、共有17处,均为阴刻。

西望山地层构造为侏罗纪石英砂质岩,石质坚硬,颗粒分明,不易风化,且凿之不易,成块开裂、飞溅,最宜勒刻各种文字和花纹图案。故山上各景均有摩岩石刻,或勒载景点名称,或抒发游山感受。素有“烟霞癖”,且又工于读书、通晓音律的民国息烽县长桂诗成,除自身多次亲临各景点游览感悟外,每与军政名流、墨客骚人赴息,必亲自陪同前往。观光之余,便不免有感而发,携以工匠,随处题刻。更兼时任建设局长的王佐亦一雅士,每有题刻,必亲自监工,为西望山的人文景观增添了许多精品。

西望山摩崖石刻,大多因景而题,或于道旁,或于崖壁,或于石峰石柱之上,或于临绝高空的峰顶。有的因年代久远而被冲刷风化,有的因荆棘丛生、杳远难至而不易寻找。现已为文物部门找到而又清晰可辨的、共有17处,均为阴刻。石刻中最古远者,是镶嵌在九龙岗下、毗庐寺前一条田埂上的盟誓碑。碑高1.4米、宽0.86米,正中刻有“万古丛林”四字,左下侧刻“永乐五年正月盟誓”,左、右上角各刻“日”“月”两字,外用火焰状图形圈围。疑系明初奉火为神的日月神教(即明教)的图腾标志。其次为立于塔院寺遗址前、语蒿大师骨塔一侧的望嵩碑,为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语嵩挚友钱邦芑撰文勒刻。

石刻中字体最大者,当属刻于双扇门前巨崖上的“西望山”和刻于天风岭极顶的“天风岭”。每字约0.5米见方,均为桂诗成题。

西望山石刻西望山摩崖石刻

石刻中距地表最高者为双扇门前天柱峰上题刻的“天柱峰”三个横排正楷,距地表约50余米。其次为“西望山”三字,最下者距地表10米。此外,双扇门左内门牟汉坪题的“天门石”和石楼关处题刻的“石楼关”两处,距地表皆7米。

西望山现存摩崖石刻中,以“望嵩碑”字数最多,约800多字;以“龙脊”、“伏狮”、“云梯”三处字数最少。题字最多的人是桂诗成,已发现的共有8处。其余为 冯玉祥、毛光翔、牟汉坪、蓝子云、任可澄、吴南秋、王佐和一些不知名的古人。题刻字体虽以楷书居多,但笔力深浅、笔划大小、笔锋钝锐的把握各有千秋,尤以盟誓碑、望嵩碑和冯玉祥将军题刻在凤池寺上殿佛龛上的“圣贤气节,民族精神”几幅最为弥足珍贵,值得研究历史和书法艺术的专家、游人前往观赏、品味。

西望山摩崖石刻
西望山摩崖石刻

西望山摩崖石刻
西望山距息烽县城西15公里,总面积94平方公里,最高峰团山岩海拔1662米。西望山被誉为“西南南来佛教第一山”,山势连绵起伏,纵横百余里,自然风光奇丽,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和八大庙遗址,是明清至民国时期西南临济禅宗佛教丛林。

声明:本文章内容属于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摩崖石刻 所属地区分类:
    相关文章:

    五泄摩崖石刻

    五泄自古为名家至暨必到之地,留下了许多诗文作品。也留下了一些碑刻和摩崖。至今陈洪绶手书“三摩地”石刻门额犹在,徐渭所题“七十二峰深处”碑石仍在五泄禅寺庭园中。唐寅所发布时间:2016-06-26

    和黄金等价的天开图画摩崖石刻

    千百年来,齐云山既是道家的洞天福地,又是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他们寄情于山水,留连于岩泉,情兴所至,泼墨唱和,于是这满山的悬崖峭壁上就留下了千余处刻工精湛的石刻和碑刻。“天发布时间:2015-12-24

    九日山摩崖石刻

     自晋朝以来,九日山便以“溪流演漾、峰峦映发”的迷人景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其山麓的西晋名刹延福寺及供奉通远王李元溥的昭惠庙,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摩崖石刻遍布全山,记录着宋元时期泉州海上贸易的巅峰时刻,更承载着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好通商往来的历史记忆。发布时间:2015-02-17

    武夷山摩崖石刻

    武夷山摩崖石刻目前已发现摩崖石刻400多处。大都是宋、明、清时代的遗墨,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都有,蔚为壮观。其中最大者为刻在玉女峰旁勒马岩上的“镜台”二字,五丈见方,字体工整俊秀,数里之外都能望见。发布时间:2015-02-15

    摩崖石刻“来共点”

    “来共点”,三字凿刻于大佛寺“弥勒内院”门口的石壁上,位于“南无阿弥陀佛”摩崖石刻的左下方,正楷字体,无款,故不知何人何时刻写。“来共点”三字曾引来不少文人、雅士的推测、释义,陈百刚、梁少膺等大手笔均有撰文。发布时间:201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