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全国范围的手工刻字、石头刻字、摩崖石刻、景区刻字、景石刻字、书法刻字等刻字相关工程,咨询电话: 133 3986 8950

首页 > 石艺文化

战国时代的石刻艺术

时间:2013-03-0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 打印

战国时代的石刻艺术 战国时代雕塑艺术的新工艺 战国时代,由于各诸侯国政治的改革,促使学术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更由于封建地主经济所形成的新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因而促进

战国时代的石刻艺术
 
战国时代雕塑艺术的新工艺
    战国时代,由于各诸侯国政治的改革,促使学术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更由于封建地主经济所形成的新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因而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加快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各国官府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都有新的发展。首先是冶铁业的出现,使手工业工具得到了很大的改革,不仅青铜器的雕刻工艺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更发明了精雕细凿的错金银镶嵌、鎏金等技术,装饰花纹的题材也变得特别真实、细致。与之相类似的漆器工艺,也由于新兴地主阶级奢靡生活以及丧葬用具的需要而发展起来。尤以用富有现实生活的题材内容作为纹饰的错金银青铜器。如1935年在河南汲县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鉴,1965年四川成都出土的攻战乐舞采桑纹铜壶以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采桑、射猎、宴乐、攻战纹铜壶等,都以崭新的形象,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革新思想,以及他们所执行的富国强兵和奖励耕战的进步政策。这种为维护封建阶级利益并为之服务的雕刻工艺,把我国古代青铜器制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属于战国时代的正式雕塑,就所知者,有在解放前洛阳金村出土的铜俑、银俑,解放后山西长治和河南辉县出土的陶俑及湖南长沙、河南信阳等地出土的木俑,这说明了奴隶时代奴隶主用奴隶殉葬的残酷制度已成为过去,代之而起的是以俑代人的随葬风气。
 
篆书:《石鼓文》【战国】·刻石(明初拓本)
《石鼓文》【战国】・刻石
《石鼓文》从发现至今叫法很多,大致有《猎碣》、《岐阳石鼓》、《陈仓十碣》、《雍邑刻石》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刻石之一。原物为形状类似鼓形的十块石头。石上无年月,因此《石鼓文》的刻石年代成为学术届争论不休的问题,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秦襄公(公元前七七○年-公元前七六六年)说(郭沫若);文公(公元前七六五年-公元前七一六年)说(震钧、罗振玉、马叙伦);穆公(公元前六五九年-公元前六二一年)说(马衡)等。近人唐兰则认为应是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三七四年)的遗物。虽然说法不一,但目前都肯定《石鼓文》是春秋战国时期遗物。《石鼓文》唐初发现于天兴县(今陕西省凤翔县)三原。文刻于十个鼓形石上,高约为一百厘米,直径约六十厘米,每石刻一篇四言诗,记述和颂扬秦国国君狩猎之事,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十鼓原应有七百字左右,唐时已残,宋欧阳修所见时只四百六十五字。数经迁徙,文字磨损更甚,现仅存二百七十字左右,其中第九鼓已一字不存。唐拓本无传,现存最好拓本为北宋拓本。第二鼓“”之“”字未损者为明初拓本;第二鼓“氐鲜又之”五字未损者为清初拓本。翻刻甚多。

声明:本文章内容属于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石刻 刻石 所属地区分类:
    相关文章:

    唐代石刻道德经幢

    经幢高约6米,分为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除幢顶为青石外,其余皆为汉白玉制成。幢座为一石雕须弥座,高0.25米,直径1.1米,座下有方形平台,系后世补砌。这是我国现存较好,年代较早,且形体最大的石刻道德经幢,虽有破损,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物价值。为了便于保护,1986年省文物局拨专款,在其上建六角亭一座,2001年上半年又重修了碑亭。发布时间:2016-09-29

    五泄摩崖石刻

    五泄自古为名家至暨必到之地,留下了许多诗文作品。也留下了一些碑刻和摩崖。至今陈洪绶手书“三摩地”石刻门额犹在,徐渭所题“七十二峰深处”碑石仍在五泄禅寺庭园中。唐寅所发布时间:2016-06-26

    和黄金等价的天开图画摩崖石刻

    千百年来,齐云山既是道家的洞天福地,又是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他们寄情于山水,留连于岩泉,情兴所至,泼墨唱和,于是这满山的悬崖峭壁上就留下了千余处刻工精湛的石刻和碑刻。“天发布时间:2015-12-24

    九日山摩崖石刻

     自晋朝以来,九日山便以“溪流演漾、峰峦映发”的迷人景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其山麓的西晋名刹延福寺及供奉通远王李元溥的昭惠庙,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摩崖石刻遍布全山,记录着宋元时期泉州海上贸易的巅峰时刻,更承载着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好通商往来的历史记忆。发布时间:2015-02-17

    武夷山摩崖石刻

    武夷山摩崖石刻目前已发现摩崖石刻400多处。大都是宋、明、清时代的遗墨,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都有,蔚为壮观。其中最大者为刻在玉女峰旁勒马岩上的“镜台”二字,五丈见方,字体工整俊秀,数里之外都能望见。发布时间:201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