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全国范围的手工刻字、石头刻字、摩崖石刻、景区刻字、景石刻字、书法刻字等刻字相关工程,咨询电话: 133 3986 8950

首页 > 石艺文化

西藏年代最早的汉文摩崖石刻修缮工程

时间:2014-12-04 作者:德吉 浏览次数: 打印

据了解,“大唐天竺使出铭“;汉文摩崖石刻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西藏日喀则吉隆县被发现,经专家考证石刻系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所刻,是迄今为止在西藏地区发现的汉文石

 据了解,“大唐天竺使出铭”汉文摩崖石刻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西藏日喀则吉隆县被发现,经专家考证石刻系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所刻,是迄今为止在西藏地区发现的汉文石刻中年代最早的。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崖壁面阔约1.5米,高约4米,现存文字24列,311字。字体为汉文楷书,铭文为阴刻,记载了唐代使节历经险阻出使天竺,于此勒石记功的情形。因年代久远,崖壁上部分字迹虽已残缺,但大部分仍清晰可见。其大意为:今有唐朝官员率朝内官员子弟一行,奉命出使天竺,历经千辛万苦,方从长安到达此地。吉隆山水之美,令人赞叹,留下数行石刻以为纪,云云。

大唐天竺使出铭摩崖石刻

  此次维修,为保护石刻不受雨雪侵蚀而修建了保护亭,实施了山体加固、改造简易道等工程,并在原石刻前立了一座新碑。新碑上临摹了旧壁的文字,供游客清晰了解其历史。

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局长尼玛次仁说,“大唐天竺使出铭”这一珍贵题铭对研究古代唐蕃关系、中外交通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责编:晶晶)

大唐天竺使出铭石刻

声明:本文章内容属于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摩崖石刻 所属地区分类:
    相关文章:

    五泄摩崖石刻

    五泄自古为名家至暨必到之地,留下了许多诗文作品。也留下了一些碑刻和摩崖。至今陈洪绶手书“三摩地”石刻门额犹在,徐渭所题“七十二峰深处”碑石仍在五泄禅寺庭园中。唐寅所发布时间:2016-06-26

    和黄金等价的天开图画摩崖石刻

    千百年来,齐云山既是道家的洞天福地,又是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他们寄情于山水,留连于岩泉,情兴所至,泼墨唱和,于是这满山的悬崖峭壁上就留下了千余处刻工精湛的石刻和碑刻。“天发布时间:2015-12-24

    九日山摩崖石刻

     自晋朝以来,九日山便以“溪流演漾、峰峦映发”的迷人景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其山麓的西晋名刹延福寺及供奉通远王李元溥的昭惠庙,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摩崖石刻遍布全山,记录着宋元时期泉州海上贸易的巅峰时刻,更承载着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好通商往来的历史记忆。发布时间:2015-02-17

    武夷山摩崖石刻

    武夷山摩崖石刻目前已发现摩崖石刻400多处。大都是宋、明、清时代的遗墨,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都有,蔚为壮观。其中最大者为刻在玉女峰旁勒马岩上的“镜台”二字,五丈见方,字体工整俊秀,数里之外都能望见。发布时间:2015-02-15

    西望山摩崖石刻

    西望山摩崖石刻,大多因景而题,或于道旁,或于崖壁,或于石峰石柱之上,或于临绝高空的峰顶。有的因年代久远而被冲刷风化,有的因荆棘丛生、杳远难至而不易寻找。现已为文物部门找到而又清晰可辨的、共有17处,均为阴刻。发布时间:201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