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全国范围的手工刻字、石头刻字、摩崖石刻、景区刻字、景石刻字、书法刻字等刻字相关工程,咨询电话: 133 3986 8950

首页 > 石艺文化

重庆白鹤梁水下石刻

时间:2017-11-12 浏览次数: 打印

重庆白鹤梁水下石刻碑林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涪陵区长江段的江心下,这是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水下水文题刻碑林博物馆。该碑林博物馆分地面和水下两部分,地面层有1200平方米,一楼为休息厅,二楼为题刻照片陈列室,厅内共有50多幅白鹤梁题刻及图案照片。

 

 重庆白鹤梁水下石刻碑林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涪陵区长江段的江心下,这是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水下水文题刻碑林博物馆。

  该碑林博物馆分地面和水下两部分,地面层有1200平方米,一楼为休息厅,二楼为题刻照片陈列室,厅内共有50多幅白鹤梁题刻及图案照片。参观完地面厅文字题刻及图案后, 就进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主体部分。游人可乘长达90米的电动扶梯缓缓下行,约5分钟就下到位于长江水下40米深处,跨过一道钢制舱门,进入60余米长的环形参观走廊。走廊上设有由4厘米厚的双层航空玻璃制成的23个直径约80厘米的水下观看舱窗,透过这些窗口,沉浸在长江水下的白鹤梁水文、诗词和图案等题刻,一一呈现在了参观者的眼前。

白鹤梁石刻水文鱼

白鹤梁石刻水文鱼

董维祺石鱼(47cm×14cm):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一七零六年)刻,鱼刻运用汉代书像石刻技法,构图简练,粗旷奔放,极富石质感,使人百看不厌。

白鹤梁石刻水文鱼图案拓片

白鹤梁石刻水文鱼拓片

  白鹤梁是造山运动时天然形成的一道巨型石梁,长度约1600米,宽约25米,处于长江江心中。唐朝广德元年(公元763年),长江水枯,当时有人在露出的白鹤梁中段石梁上镌刻了两尾石鱼,作为记录当年水枯的水位线。后人长年观察后认为,当江水退,石鱼现时,来年将有丰收年景。于是,每逢冬春相交的枯水季节,人们期盼石鱼出现。一旦石鱼露出,人们奔走相告,观者如潮。有文人墨客将石鱼出水的时间、石鱼与江水相距的尺度,用诗文的形式刻在石梁上。也有另刻石鱼、白鹤及观音像以标水位或表心愿的。

  从唐朝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到公元1963年2月15日涪陵文化馆作的最后题刻止,共有165段,其中水文题记108段;石鱼图18尾,其中作水文标志者3尾。题刻、图像断续记录了1200余年间72个年份枯水位的情况,对研究长江中上游枯水规律、航运以及生产等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史料价值。据有关部门观测,其中“唐鱼的眼睛”为长江中上游的零点水位,相当于海拔137.91米高程,此水文记录比英国在武汉江汉馆设计的水尺标点早1100年。197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水文工作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以《涪陵石鱼题刻》为题,向大会提交了报告,白鹤梁的科学价值遂得到世界公认。

  清朝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所刻石鱼的鱼眼高,大体相当于川江航道部门当地水位的零点。有关专家根据这些枯水题刻,推算出1200年间长江上游枯水水位统计、枯水发生的周期,得出了“每隔3年或5年,长江上游就有一次枯水发生;10年或数十年就有一次‘较枯’发生;600年就有一次‘极枯’发生”的结论。因此,古人在白鹤梁上刻的“枯水季节若石鱼出水面则兆年丰千年如许”的题记,现已成为长江三峡文物景观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白鹤梁上除刻有水文资料外,还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历代文人留下的诗文题刻。篆、隶、行、草各种字体皆有,颜、柳、黄、苏各书法名家的墨宝并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最引人注目的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元府庚辰涪翁来”题刻,虽只有寥寥七个字,却笔笔凝练,洒脱雄健,不愧为大师手笔。

  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水位升至175米,白鹤梁没有机会露出水面了。国家为保护这一世界稀有的水下碑林,于是在此修了大型水下碑刻博物馆。

声明:本文章内容属于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石刻 所属地区分类:
    相关文章:

    永福石刻百寿字拾趣

    桂林永福县百寿镇百寿岩,岩顶石壁上有一“百寿图”摩崖石刻,是广西最具特色的摩崖石刻。图由一个大寿字和100个小寿字组成,字长175厘米,宽148厘米。发布时间:2017-11-10

    武夷山石刻

    偶游武夷,留下最深的除了美景就是石刻!这些石刻看着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看着这些作品依旧神采飞扬,像这样的摩崖石刻原生态的作品刻越来越少了。武夷山是世界著名的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基地。大量的摩崖石刻随处可见,据说,竟有500余处之多。发布时间:2017-11-09

    峄山石刻

    镌刻在峄山上的“鳌”字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杨萱庭先生用长2.9米、重达40公斤的特制毛笔书写而成。此字镌刻于峄山五华峰东约0.5公里处神雀台球块巨大石壁(原名无字碑)之上,其左下有丹书跋文:“邹鲁峄山,岱南奇观。发布时间:2017-11-08

    泰山“五岳独尊”石刻

    千百年来,封建帝王在泰山祭祀,僧人道士在泰山诵经修行,善男信女在泰山烧香许愿,名人雅士在泰山题字赋诗作画刻石,给泰山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使泰山名扬天下,因此有“泰山归来不看岳”之说。发布时间:2017-11-03

    泰山摩崖石刻

    泰山的石刻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以源远流长、品味高著称于世,是研究历史和书法镌刻艺术的宝贵资料。  从石刻的年代看,自秦至今,代代相继,各有佳作,前后延续达2200多年。从石刻的品味看,有的为帝王亲制,有的出自重臣或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基本体现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面貌。发布时间:201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