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06 浏览次数: 打印
“五岳独尊”石刻作为泰山的核心景观,“五岳独尊”石刻被选为第五套人民币五元背面主图案,石刻承载的“五岳独尊”赞语,源于秦始皇开创的帝王封禅传统。“五岳独尊”以正楷书体展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形变神异。“五岳独尊”石刻作为泰山旅游的核心打卡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泰山《五岳独尊》石刻介绍:
所处位置:泰山玉皇庙东南40米处
石头性质:摩崖石刻(泰山花岗岩)
刻字年代: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保存状况:保存较好
石刻尺寸:高213cm 宽65cm(字尺寸55×42厘米)
管理单位: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南天门管理区
立碑刻字人:宗室玉构
泰山“五岳独尊”石刻的字体由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泰安知府、宗室玉构题写。
创作者身份:玉构为清朝宗室成员,属郑亲王后裔、满洲镶蓝旗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继任泰安知府,任内题写此石刻。
石刻创作背景:石刻落款明确记载于光绪丁未年(1907年),此时玉构正值五十五岁任期。其题写“五岳独尊”旨在彰显泰山作为五岳之首的崇高地位,契合清代帝王封禅传统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书法特征:石刻采用正楷书体,字体方正、笔画平直,符合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核心特征。摩崖高210厘米、宽65厘米,大字径55×42厘米,笔力遒劲,布局疏密得当,堪称书法艺术与摩崖雕刻的典范。
《五岳独尊》石刻↑
《五岳独尊》石刻左侧的石刻《昂头天外》介绍:
泰山“昂头天外”题刻原文:“昂头天外。光绪戊申五月,顺德辛耀文题。”
此题刻位于《五岳独尊》石刻左侧,摩崖高95厘米,宽30厘米,大字直径径12×18厘米。系清光绪戊申年(公元1908年)五月,辛耀文题书,楷书体。
《昂头天外》石刻↑
“昂头天外”石刻释义:
此处的“昂头天外”,处于泰山之巅,有豪气十足,“放眼天外,呼吸宇宙,吐纳风云的的超然和傲骨”之意。与成语原本的贬义解释不同。
泰山《五岳独尊》石刻的文化传播影响力深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醉心石是一种举世罕见的泰山地学景观,学名称作“辉绿玢岩涡柱构造”, 属新的地质构造类型。在沟东有一状如火车头的平卧圆柱体,断面朝西,直径约2.3米,其内核上刻有“醉心”二字,其南侧的圆柱体上有明代泰安州事应甲题字和范广所书的“小洞天”三字,意为仙景。发布时间:2025-07-02
岚山海上碑石刻位于日照市岚山区,以海边天然巨石为碑身凿琢而成,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人海上石刻作品,名家题字镌刻于天然礁石之上,海上碑上的碑文是由三位作者所写,一共为25个字。发布时间:2025-06-27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之说,从秦皇汉武,到清代帝王,绵延不断,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石刻繁体字:一覽眾山小(一览众山小)民国三年岁次甲寅初秋,泰安县知事丁其璋题。发布时间:2025-06-23
1938年正式提出以“求是”为校训。1988年,由路甬祥校长主持的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创新”为新时期浙江大学校训。浙江大学没有设立专门的校训石,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东大门校门石牌坊,两侧石墙上,分别镶嵌着“求是”与“创新”校训文字的石刻发布时间:2025-06-19
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北岸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所刻内容当代释义为: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的文化历史意义,多位学者提出质疑发布时间:202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