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2 浏览次数: 打印
醉心石是一种举世罕见的泰山地学景观,学名称作“辉绿玢岩涡柱构造”, 属新的地质构造类型。在沟东有一状如火车头的平卧圆柱体,断面朝西,直径约2.3米,其内核上刻有“醉心”二字,其南侧的圆柱体上有明代泰安州事应甲题字和范广所书的“小洞天”三字,意为仙景。
在泰山红门景区醉心园的东北沟涧内,露出有一条黑绿色的辉绿玢岩岩脉,其中发育有许多大小不一横卧的圆柱体,从柱体的横断面上看,它由很多同心圆状的环圈和一个内核所组成。这些圆柱体状若群狮伏地而卧,也像堆垒着的汽油桶,故称“桶状构造”。在沟东有一状如火车头的平卧圆柱体,断面朝西,直径约2.3米,其内核上刻有“醉心”二字,据传当年孔子曾在此饮酒赏景,为奇石和美酒所陶醉,故名醉心石。其南侧的圆柱体上有明代泰安州事应甲题字和范广所书的“小洞天”三字,意为仙景。
这些圆柱体的横剖面中心有石核,围着石核向外圈张裂。这种奇特的岩石形态,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与兴趣,汉代学者枚乘称它为“泰山之溜穿石”,俗称黑石埠,为环状节理辉绿玢岩,国内外罕见。更有人在一石柱断截面上刻下了“醉心”二字,这正是古人对泰山奇石鬼斧神工令人心醉而发的感慨。
《醉心》石刻↑:“醉心”二字由明代文字单震蒙书写
醉心石侧面:整体像一个圆柱体,由一层一层环形岩体紧密包裹着。
《小洞天》石刻和《醉心》石刻典故组成红门景区醉心园核心景点↑
《小洞天》石刻↑位于醉心石下方
醉心石是一种举世罕见的泰山地学景观,学名称作“辉绿玢岩涡柱构造”, 属新的地质构造类型。国内外罕见,泰山首次发现。产出在南北向的辉绿玢岩岩脉中。同位素年龄约12亿年。主要由环核、环层、环状和辐射状节理组成。是低黏度岩浆在特定条件下以涡街或涡阵形式流动经冷凝而成。常常成群出露,相互迭垒,形态奇特。
“醉心石”主要由环核、环层、环状和辐射状节理组成。是低黏度岩浆在特定条件下以涡街或涡阵形式流动经冷凝而成。常常成群出露,相互迭垒,形态奇特。这种罕见而又奇特的地质构造,其成因及其形成机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地质问题。它既不能用球形风化去解析,也不是传统的岩浆原生节理的理论所能做出回答的。过去很多地质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应用理论和方法做过一些研究工作,曾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行过专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展。然而对它的成因的认识还很不一致,仍有待人们去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岚山海上碑石刻位于日照市岚山区,以海边天然巨石为碑身凿琢而成,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人海上石刻作品,名家题字镌刻于天然礁石之上,海上碑上的碑文是由三位作者所写,一共为25个字。发布时间:2025-06-27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之说,从秦皇汉武,到清代帝王,绵延不断,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石刻繁体字:一覽眾山小(一览众山小)民国三年岁次甲寅初秋,泰安县知事丁其璋题。发布时间:2025-06-23
1938年正式提出以“求是”为校训。1988年,由路甬祥校长主持的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创新”为新时期浙江大学校训。浙江大学没有设立专门的校训石,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东大门校门石牌坊,两侧石墙上,分别镶嵌着“求是”与“创新”校训文字的石刻发布时间:2025-06-19
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北岸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所刻内容当代释义为: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的文化历史意义,多位学者提出质疑发布时间:2025-06-13
莱子侯刻石》简介:《莱子侯刻石》现收藏于邹城市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又称“莱子侯封田刻石”“天凤刻石”“莱子侯赡族戒石”。记叙了莱子侯使偖子良等一百余人为“丈人”(长辈或宗族之长)修墓封冢并告诫后代子孙慎毋毁坏之事。发布时间:202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