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8 浏览次数: 打印
高山流水亭石壁记是泰山文化的重要遗存,高山流水亭,于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兵部侍郎万恭主持修建。1572年,兵部左侍郎万恭(1515—1591)在朝向石经的岩坪旁边修建了一座亭子(高山流水亭)。他撰写长文以志此事,济南府通判王之纲和泰安知州李逢昉这两位地方官员把此文刻在此亭背后的立壁之上,后称为“高山流水亭石壁记”石刻。
高山流水亭石壁记是泰山文化的重要遗存,其背后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典故与建筑艺术的多重内涵。
崔应麒《题晒经石水帘》
晒经石上水帘泉,
谁挽银河落半天。
新月控钩朝挂玉,
长风吹浪暮疑烟。
梵音溅沫乾还湿,
曲涧流云断复连。
选胜具觞恣幽赏,
题诗愧乏笔如椽。
意译:
晒经石上水帘一般流淌着甘泉,
是谁人手挽银河停留在了半天。
清晨的新月好似吴钩悬挂脂玉,,
傍晚的远风吹来浪花疑若轻烟。
梵音声中飞溅的水沫干了又湿,
迂曲山涧流动的雾霭似断还连。
选择这胜景备好美酒恣意观赏,
欲题诗留念惭愧缺乏巨笔如椽。
《题晒经石水帘》石刻
崔应麒《题晒经石水帘》为七言律诗,刻在泰山经石峪西侧的《高山流水亭石壁记》巨石上。经石之北,有大石横亘,下有崖隙,旧时溪水自短崖下泻,点缀如珠,故称水帘。该诗一气呵成,其水帘、幽谷、铭刻相映争辉,如行云流水,似龙飞凤舞,诗作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草书,崔应麒撰并书。其书法有王献之、怀素笔意,自成一体,为泰山石刻中草书佳品。
醉心石是一种举世罕见的泰山地学景观,学名称作“辉绿玢岩涡柱构造”, 属新的地质构造类型。在沟东有一状如火车头的平卧圆柱体,断面朝西,直径约2.3米,其内核上刻有“醉心”二字,其南侧的圆柱体上有明代泰安州事应甲题字和范广所书的“小洞天”三字,意为仙景。发布时间:2025-07-02
岚山海上碑石刻位于日照市岚山区,以海边天然巨石为碑身凿琢而成,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人海上石刻作品,名家题字镌刻于天然礁石之上,海上碑上的碑文是由三位作者所写,一共为25个字。发布时间:2025-06-27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之说,从秦皇汉武,到清代帝王,绵延不断,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石刻繁体字:一覽眾山小(一览众山小)民国三年岁次甲寅初秋,泰安县知事丁其璋题。发布时间:2025-06-23
1938年正式提出以“求是”为校训。1988年,由路甬祥校长主持的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创新”为新时期浙江大学校训。浙江大学没有设立专门的校训石,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东大门校门石牌坊,两侧石墙上,分别镶嵌着“求是”与“创新”校训文字的石刻发布时间:2025-06-19
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北岸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所刻内容当代释义为: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的文化历史意义,多位学者提出质疑,虽然一时间无法辨别真假,面对争论,国家文物局迅速组建了工作专班,最终,科学检测数据证实:刻石是名副其实的秦代产物,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也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发布时间:202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