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泰山石刻叫“如”字石刻,又称“如意碑”,民间俗称“鼠碑” 。位于泰山中天门至云步桥之间,斩云剑北路东处。主体为草书“如”字,石刻字面高45厘米,宽110厘米,字径约50厘米,为草书体。中间“如”字形似鼠的图案,右边题款“辛酉春三月”,落款“李和谦游山乐”。日期:2025-07-12
高山流水亭石壁记是泰山文化的重要遗存,高山流水亭,于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兵部侍郎万恭主持修建。1572年,兵部左侍郎万恭(1515—1591)在朝向石经的岩坪旁边修建了一座亭子(高山流水亭)。他撰写长文以志此事,济南府通判王之纲和泰安知州李逢昉这两位地方官员把此文刻在此亭背后的立壁之上,后称为“高山流水亭石壁记”石刻。日期:2025-07-08
岚山海上碑石刻位于日照市岚山区,以海边天然巨石为碑身凿琢而成,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人海上石刻作品,名家题字镌刻于天然礁石之上,海上碑上的碑文是由三位作者所写,一共为25个字。日期:2025-06-27
石头上的刻字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以帮助人们记忆历史,传播文化,纪念逝者记录数据等等。石刻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历史见证和文化传播方式,让人们能够通过刻字的方式了解到古代的知识和智慧。日期:2025-06-25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之说,从秦皇汉武,到清代帝王,绵延不断,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石刻繁体字:一覽眾山小(一览众山小)民国三年岁次甲寅初秋,泰安县知事丁其璋题。日期:2025-06-23
赤壁摩崖石刻群,位于湖北省赤壁市境内长江中游南岸赤壁山矶头临江褐色崖壁之上。赤壁摩崖石刻共十一处,四处阴刻榜书“赤壁”,其中,一处石刻仅残存隶书阴刻“赤”字,另三处碑体楷书;一处草书阴刻“鸾”字,一处篆刻图章,一处明代楷书诗文,一处明代行书题记;一处因位置较低,长期被江水漫漶,已无法辨认;一处阴刻诸葛亮及两个戴冠执矛士兵人物画像。日期:2025-06-21
1938年正式提出以“求是”为校训。1988年,由路甬祥校长主持的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创新”为新时期浙江大学校训。浙江大学没有设立专门的校训石,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东大门校门石牌坊,两侧石墙上,分别镶嵌着“求是”与“创新”校训文字的石刻日期:2025-06-19
禹王碑,又称岣嵝碑、祝融峰铭、大禹功德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顶禹碑峰东,禹王碑,实际上是摩崖石刻碑(直接在山体岩石上琢刻出平面碑形),石刻宽140厘米,高184厘米,禹王碑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且对于传承和弘扬“禹”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日期:2025-06-18
华南理工大学老校训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华南理工大学校训石:位于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中轴线——湖滨北路中段的励吾科技楼广场前。镌刻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在2005年7月题写的新校训“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日期:2025-06-16
武汉大学新校训: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武汉大学新校训的整体含义,武汉大学校训石介绍:校训石建立时间:2013年,位置:新校门广场,校训石斜卧于正门牌坊之后。日期:2025-06-13
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北岸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所刻内容当代释义为: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的文化历史意义,多位学者提出质疑日期:2025-06-13
根据石刻匠人石艺张二十多年的从业档案,现整理出经典两个刻字组合如下:公司文化刻两个字,《腾飞》《创新》,学校石头刻两个字:《青春》《明志》《修身》《立德》《博学》,石头刻字中最旺的两个字,可能就是《龙脉》《福地》二字了日期:2025-06-12
古人将书法刻在石头上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直接书写雕刻、临摹后雕刻及拓印后雕刻。三种方法各有侧重:直接雕刻凸显创作者综合能力,临摹法平衡效率与准确性,拓印法则以复刻精度见长,日期: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