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百年来,封建帝王在泰山祭祀,僧人道士在泰山诵经修行,善男信女在泰山烧香许愿,名人雅士在泰山题字赋诗作画刻石,给泰山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使泰山名扬天下,因此有“泰山归来不看岳”之说。日期:2017年11月03日

千年古刹,悠悠传承,自然会引来名人骚客,或吟诗作赋,或提笔吟联,留下了斑斑历史遗迹。虽经朝代变迁,风雨洗礼,一些有名的题刻还是得以保存下来,相信这不过是十之一二,至少也给金山寺平添了古风遗迹。日期:2017年10月29日

从楷书的发展历史来看,《洛神赋十三行》有着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可以说,它既是晋楷的终结,又开唐楷的先河。如果把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和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作一比较的话,可见短短200年,书法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奇。
日期:2017年10月24日

内蒙古大学发布消息称:“2017年7月27日至8月1日,中国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合作实地踏察,解读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率大军大破北匈奴后所立摩崖石刻。经过认真辩识,初步确认此刻石即著名的班固所书《燕然山铭》。这是中蒙合作所获重大考古发现,详细的经过、内容以及资料整理和解读正在进行中。”日期:2017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