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全国范围的手工刻字、石头刻字、摩崖石刻、景区刻字、景石刻字、书法刻字等刻字相关工程,咨询电话: 133 3986 8950

石艺文化石刻摩崖石刻《佛》10图

寺院名山多刻佛字,石艺张收集一些《佛》字的石刻和摩崖石刻,来源于河南浚县大伾山。赵补初题字《佛》石刻,少林寺方丈永信题字《佛》摩崖石刻日期:2016年12月26日

石艺文化资阳市安岳县《檀三藏经》石刻12图

石刻经文,位于卧佛镇卧佛对面的藏经洞,那里约800米长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有55个藏经龛窟,其中《檀三藏经》是现存佛经中的绝版,但面临风化这一世界性难题,至今尚无有效防治措施。日期:2016年12月20日

石艺文化 铜仁市印江悬崖建摩崖石刻《书法之乡》9图

印江摩崖石刻建设项目是2016首届中国 印江书法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8月,印江县选定 “中国书法之乡印江”“中国书法之乡”“书乡印江”三个内容在网上发布,并向网民发起投票,最终“书法之乡”被选中。悬崖上雕刻的四个大字出自中国著名书法家魏宇平之手。日期:2016年12月18日

石艺文化会稽刻石14图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第五次巡游江南,东下会稽,祭大禹陵,登天柱山。凡是独裁者,都会想到身后的影响,就命左丞相李斯手书碑文,刻石记功,将此石竖于旁边的鹅鼻山山顶,这就是著名的“会稽刻石”。这是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后来天柱山改称“秦望山”,鹅鼻山改称“刻石山”。日期:2016年12月14日

石艺文化兰亭碑刻-鹅池1图

这块刻有“鹅池”二字的石碑位于黄鹤楼公园的南区,是南区的景观中心。世传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放过鹅。一日他与一书生聊天论鹅,言鹅是“禽中豪杰,白如雪,洁如玉,一尘不染”。 “鹅池”是兰亭有关王羲之的第一块碑石。日期:2016年11月18日

石艺文化华山石刻摩崖石刻大全97图

华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不少遗迹。这是一笔留给后人的财富,华山即以山势险峻著称,也以历史悠久而闻名,自唐以来,有不少名家留下墨宝。惊叹"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峭拔险秀之余,更感山崖中多达千余的摩岩石刻是华山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日期:2016年11月17日

石艺文化福建闽清摩崖石刻、碑刻29图

闽清县文物部门对民国版《闽清县志》金石卷中记载的摩崖石刻逐一进行了寻找调查。志书上记述的摩崖石刻许多都还健在,有的虽然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雨沧桑依然保存较好。新发现了一些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摩崖石刻。从而丰富了我县摩崖石刻的内涵。迄今为止,闽清县共发现摩崖石刻23处
日期:2016年10月27日

石艺文化东平清泉寺摩崖刻字10图

清泉寺,此处摩崖刻字共有4处。寺后近于山顶处刻“层峦叠翠”四字,字径1米,隶书,字体雍荣华贵。“仰止”2字,字径0.8米,篆书,字体遒劲潇洒。近山脚处在一突兀的大巨石上刻“抱璞”2字,字径0.4米,篆书,字体古朴苍劲。其东在一大石斜面上刻“大块文章”4字,字径0.5米,隶书。日期:2016年10月26日

石艺文化唐代石刻道德经幢7图

经幢高约6米,分为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除幢顶为青石外,其余皆为汉白玉制成。幢座为一石雕须弥座,高0.25米,直径1.1米,座下有方形平台,系后世补砌。这是我国现存较好,年代较早,且形体最大的石刻道德经幢,虽有破损,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物价值。为了便于保护,1986年省文物局拨专款,在其上建六角亭一座,2001年上半年又重修了碑亭。日期:2016年09月29日

石艺文化五泄摩崖石刻3图

五泄自古为名家至暨必到之地,留下了许多诗文作品。也留下了一些碑刻和摩崖。至今陈洪绶手书“三摩地”石刻门额犹在,徐渭所题“七十二峰深处”碑石仍在五泄禅寺庭园中。唐寅所日期:2016年0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