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部门近日在南岳衡山发现了两个大型“寿”字摩崖石刻,其中一个3米见方的“寿”字堪称南岳“寿”字之最。此次发现改写了此前南岳“寿”字石刻均未“僭越”徽宗“寿岳”两字之说,并再次佐证了南岳衡山作为中华“主寿之山”的地位。日期:2014年10月15日

芮城县文物局在该县公路段老职工家中发现了一块刻有 “汉 大阳檀道界 君位至三公”的汉代摩崖石刻。据专家考证,大阳是平陆县在汉代的称谓,该汉代摩崖石刻的发现填补了“山右无汉碑”,即山西境内汉代碑刻稀少这一空缺。日期:2014年10月15日

《南无阿弥陀佛》又作南无阿弥陀(引)佛陀(引)耶,译曰归命无量光觉,无量寿觉。归命于无量寿觉及无量光觉也。净土门称之为六字名号。归命者,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即众生之信心也。无日期:2014年10月15日

灵泉寺摩崖石刻位于岳池县西北的秦溪乡石堰塘村五社,距岳池县城32公里。石刻分布于自然沙页岩崖壁之上,共计摩崖石碑12幅,其中村东灵泉寺遗址有4幅,村西八角井8副。石刻面积约120平方米,因石刻区域原有灵泉古寺而故名日期:2013年10月19日

玛尼石,泛指刻有玛尼字样或神佛形象的石块,玛尼是藏密经咒六字真言“吨、嘛、呢、叭、眯、”的简称。玛尼石是广泛流传在西藏民间一种祭祀神佛的圣物,是自然崇拜的延伸,也是本教与佛教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玛尼石堆源于本教的灵石崇拜。几乎在每条路上、河边浅滩、神庙寺院、神山圣湖旁,都有这样的玛尼石堆,大的长达数百米,形成一座小山丘,小的只有几片石刻组成。每日,人们手拨念珠,口颂真言绕玛尼堆转行,每转一圈向石。堆添一块石头。天长日久,玛尼堆愈筑愈高。日期:2013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