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全国范围的手工刻字、石头刻字、摩崖石刻、景区刻字、景石刻字、书法刻字等刻字相关工程,咨询电话: 133 3986 8950

石艺文化南岳衡山最大“寿”字石刻2图

文物部门近日在南岳衡山发现了两个大型“寿”字摩崖石刻,其中一个3米见方的“寿”字堪称南岳“寿”字之最。此次发现改写了此前南岳“寿”字石刻均未“僭越”徽宗“寿岳”两字之说,并再次佐证了南岳衡山作为中华“主寿之山”的地位。日期:2014年10月15日

石艺文化汉大阳檀道界摩崖刻石2图

芮城县文物局在该县公路段老职工家中发现了一块刻有 “汉 大阳檀道界 君位至三公”的汉代摩崖石刻。据专家考证,大阳是平陆县在汉代的称谓,该汉代摩崖石刻的发现填补了“山右无汉碑”,即山西境内汉代碑刻稀少这一空缺。日期:2014年10月15日

石艺文化《南无阿弥陀佛》摩崖石刻2图

《南无阿弥陀佛》又作南无阿弥陀(引)佛陀(引)耶,译曰归命无量光觉,无量寿觉。归命于无量寿觉及无量光觉也。净土门称之为六字名号。归命者,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即众生之信心也。无日期:2014年10月15日

石艺文化丹棱摩崖石刻12图

丹棱摩崖石刻造像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起于隋,历经唐、五代、两宋,延至明、清,主要以唐天宝年九载(公元750年)前后至大中二年(公元848年)间为多,多数属于民间造像,是中国唐代中晚期石刻造成像艺术的代表作品,其内容以日期:2013年11月17日

石艺文化崖画与摩崖石刻3图

古人不但在山体石崖上作画,还留下许多珍贵的摩崖石刻。首先要提到的是习水县三岔河的蜀汉摩崖题记和石刻。在这里,发现了五座岩墓,开凿成穴,方口铲形,长宽进深不等,岩墓旁有两处题记。其一镌刻着37个字,字迹尚未漶漫,日期:2013年11月14日

石艺文化普陀山摩崖石刻24图

 位于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莲花洋中的普陀山,不仅是我国四天佛教名山,而且也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海天佛国”名扬中外。普陀山风光秀丽,洞幽岩奇,洪波浩渺,云烟潦绕,寺院林立,梵刹壮观,名胜古迹比日期:2013年11月11日

石艺文化阳春摩崖石刻22图

阳春市的摩崖石刻,在宋朝就已经出现,除元朝尚未发现外,明、清两代和民国期间,每个时期都有。为进一步了解当地摩岩石刻的历史渊源,着力推广摩岩石刻的旅游文化遗产,日前,我们搜集了有关资料,在当地专程考证了这失落的日期:2013年11月10日

石艺文化安岳石刻5图

 一、安岳石刻总述安岳县位于四川省东部边陲,幅员面积2689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为主。安岳东邻大足74公里,南连内江76公里,西接资阳110公里,北靠遂宁70公里,到成都166公里,到重庆174公里,是古成渝道上的陆路交通要冲日期:2013年11月06日

石艺文化四川广安灵泉寺摩崖石刻1图

灵泉寺摩崖石刻位于岳池县西北的秦溪乡石堰塘村五社,距岳池县城32公里。石刻分布于自然沙页岩崖壁之上,共计摩崖石碑12幅,其中村东灵泉寺遗址有4幅,村西八角井8副。石刻面积约120平方米,因石刻区域原有灵泉古寺而故名日期:2013年10月19日

石艺文化西藏的玛尼石石刻文化艺术6图

玛尼石,泛指刻有玛尼字样或神佛形象的石块,玛尼是藏密经咒六字真言“吨、嘛、呢、叭、眯、”的简称。玛尼石是广泛流传在西藏民间一种祭祀神佛的圣物,是自然崇拜的延伸,也是本教与佛教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玛尼石堆源于本教的灵石崇拜。几乎在每条路上、河边浅滩、神庙寺院、神山圣湖旁,都有这样的玛尼石堆,大的长达数百米,形成一座小山丘,小的只有几片石刻组成。每日,人们手拨念珠,口颂真言绕玛尼堆转行,每转一圈向石。堆添一块石头。天长日久,玛尼堆愈筑愈高。日期:2013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