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全国范围的手工刻字、石头刻字、摩崖石刻、景区刻字、景石刻字、书法刻字等刻字相关工程,咨询电话: 133 3986 8950

石艺文化潮阳摩崖石刻3图

潮阳东山是摩崖石刻最为集中的地方,现存石刻200多处,其中年代最久远的有唐代石刻“一柱擎天千古壮,独瓶挂壁万年春”,署款“长江巧”,旁有柱和瓶的浮雕,石刻字体苍劲挺秀。海门莲花峰也有摩崖石刻群,其中有宋代至清代、民国现代的几十处石刻,较为著名的有“终南”二字石刻,相传为南宋丞相文天祥剑刻。日期:2017年03月23日 浏览:7043次

石艺文化清源山摩崖石刻67图

清源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A级景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大家购票进入的清源山景区是城北的清源山片区。一路进山有很多题刻、摩崖石刻很漂亮,景区路线标志很多,路边有很多标示相邻景点距离、海拔高度的路标,而且还有清晰显示小区域的导游图。日期:2017年03月20日 浏览:12335次

石艺文化《南宋太学石经》2图

刊刻石经,确立经学定本,为汉以来历代王朝所注重。大规模刊刻太学石经始于东汉。东汉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蔡邕(132年-192年)认为“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因此在熹平四年(175年)奏请订正六经文字。蔡邕亲手书丹于碑,由工匠镌刻。日期:2017年03月19日 浏览:12423次

石艺文化《快雪堂法帖》石刻刻字27图

北海公园北岸松坡图书院考查《快雪堂法帖》刻石。在第三进快雪堂院内,东西两廊共镶嵌48块刻石,每块石版:长100cm、高33cm,从右至左分上下两块排列镶嵌在玻璃橱窗里。面对《快雪堂法帖》的原刻石,敬畏之心不禁油然而生。不管是涿拓、建拓还是内拓本,其本源就在这里。日期:2017年03月17日 浏览:10973次

石艺文化周原甲骨文刻字4图

周原甲骨文是在陕西岐山县古周原凤雏村发现的,共有293片甲骨。甲骨上的文字细小如芥籽,笔划细如秋毫,需借助5倍以上的放大镜才可辨认,但字迹清晰、笔划刚劲流畅。书法分直笔和圆笔两种,直笔方直劲健,圆笔圆润婉逸。日期:2017年03月16日 浏览:10100次

石艺文化五千年前刻字记事6图

一件残缺的石钺上端,有个双面管钻孔,刃部弧,刃缘有疤痕,表面经抛光。正面除个别线条略呈弧外,其余笔画均为直线或折线,依笔顺方向和字形应该自上而下释读。右上角刻有4个单元的“字节”,除2笔的线条稍长外,其余均为短线,笔画简洁明了。日期:2017年03月12日 浏览:4777次

石艺文化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书3图

《开成石经》,唐代的十二经刻石。又称唐石经,人们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一部书。”中国清代以前所刻石经很多,唯开成石经保存最为完好,是研究中国经书历史的重要资料。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期:2017年03月10日 浏览:7564次

石艺文化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刻石33图

王献之小楷书曹植的《洛神赋》,自宋代以来,仅残存中间十三行,所以一般人都简称为《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日期:2017年03月03日 浏览:6216次

石艺文化将军崖岩画石刻6图

将军崖岩画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桃花村锦屏山南麓,内容以农业部落时期的原始崇拜为主,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画。将军崖岩画发现于1979年,画面高22余米,东西宽15米左右,以敲凿、磨刻手法刻于平整黑亮岩石上。日期:2017年02月26日 浏览:10842次

石艺文化鼓山摩崖石刻36图

鼓山摩崖石刻文物由“鼓山摩崖石刻”和“千佛陶塔”两部分组成。鼓山是福建古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点,现存石刻632方,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等各方面,具有重要的观赏、科研和人文价值。在鼓山古道上的摩崖石刻现存有近百方,是历代名公巨卿、文人墨客在山上留下的。日期:2017年02月16日 浏览:9866次